企业复工疫情相关资料下载
近期一直在关注企业的复工以及疫情的影响,将很多的资料进行了归集整理,希望对各企业有用。本套资料共有10文档+1视频--够用--不用关注--直接下载。资料均来源于网终,并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下载资料:《企业复工疫情相关资料-够用.zip》
以下内容为资料的部分内容
传染病的传播需要正确的教育和预防措施相结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基本的感染控制规范,包括正确的手卫生规范、个人卫生和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对员工进行这些基础的感控教育,以及宣传这些常见预防措施方面的准确信息,可有效提升您所在工作场所传染病的控制能力。员工在工作、家庭、娱乐设施、健身俱乐部和旅行时可能接触到传染性疾病。商务旅行,尤其是全球旅行,如没有适当的免疫接种,可增加员工潜在的感染风险。当这些员工返回工作场所时,可能会出现交叉暴露,也可能会使同事接触并感染传染性疾病。
预防接触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包括:
- 成文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执行程序
- 员工身体检查、预防接种和教育
- 与医生沟通员工工作准入的规范
- 缺勤制度,鼓励员工生病时呆在家里,并协调医疗支持
- 内务管理,使用合规的消毒剂清洁消毒受污染的工作区域
- 确切且合规的职业暴露管理指南
这些日常感染控制规程应该可以将您机构潜在的员工赔偿和责任风险最小化。除了这些感染控制技巧外,有效的控制措施还包括早期识别症状、及时诊断和充分隔离及治疗。除了员工赔偿和责任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风险是业务中断。业务可持续性规划可以帮助您的企业减少这方面所带来的风险。
复工期注意事项 — 员工篇
1.发烧的体温是多少?
家里常备体温计,起床前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3℃,建议居家休息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注意排除因肿瘤等疾病引起的体温偏高或女性员工月经期体温偏高。
2.上班途中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或用袖管及手肘遮挡口鼻。建议随身携带快速手消毒液,以便进行各类接触前后的消毒。
3、个人设备及办公用品的消毒
传递实物文件后需执行手卫生操作,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有条件可以将文件放入消毒柜消毒后再阅读。电脑、电话每日使用70%-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手机和钥匙等物件同样可用70%-75%酒精擦拭消毒。
4. 员工有哪些症状,需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请确保员工不要带病上班,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
5.为了避免感染,机构在开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
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确保新风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6.外勤采购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7、疫情期间锻炼原则
基于适度原则,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
复工期注意事项 — 机构篇
1、确保工作环境空气流通
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建议每隔2小时通风1次,每次10分钟,或窗户一直保留缝隙,通风时注意保暖。
2、办公室空调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入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3、中央空调的使用需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中央空调前首先要对空调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冷却水池和卫生指标有所了解,结合建筑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有严格的设计规范,规范使用是安全的。但疫情出现时应该停止使用,应该按照相关的要求,不只是对中央空调系统,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经过评价合格以后,再看看中央空调是不是可以打开。
4、食堂单位感控建议
采取分餐错时制,避免人员密集。食堂门口提供免洗消毒液,进入餐厅人员需执行手卫生操作。餐厅地面每日至少消毒1次,餐桌椅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或消毒柜消毒。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如果可能,使用洗碗机清洗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如没有洗碗机,应使用去污剂手洗,手洗时要戴非无菌乳胶手套。餐具在每餐使用前后进行清洗。
5、班车的消毒建议
车内及把手处建议每日发车前用70%-75%的酒精擦拭1次。乘务人员上岗期须佩戴口罩。班车在使用后再次进行一遍以上消毒流程。
6、机构公共区域消毒建议
每日对会议室、电梯、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通常建议使用5%次氯酸钠(漂白剂),按1:100的比例稀释。使用1份漂白粉和99份冷自来水(1:100的稀释度)配备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保洁人员需佩戴面罩、乳胶手套和防水围裙。同时建议佩戴护目镜以防止溶液溅入眼内造成伤害。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配备和使用漂白剂溶液。应用冷水配备漂白剂,因为热水能分解其所含的次氯酸钠并使之失效。
消毒剂在不同用途下的接触时间
- 采用擦拭的方式消毒无孔表面:建议接触时间为≥10分钟
- 采用浸泡的方式消毒物品:建议接触时间为 30分钟
注意:若物体表面被如分泌物、粘液、呕吐物、粪便、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在进行消毒前必须清洗掉上面的有机物质。
7、机构后勤人员感染控制及预防建议
- 安保和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 食堂进出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工作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脱除手套后执行手卫生操作。
- 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工作手套,工作结束后执行手卫生操作。
- 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
8.环境消毒注意事项
- 为避免可能产生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气溶胶,应进行湿式清洁(湿布),而不是干除尘或干清扫。
- 在湿式清洁时,清洁溶液和设备很快会被污染。应根据卫生保健机构的相关规定,经常更换清洁溶液、抹布和拖把头。
- 用来清洁和消毒的设备在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并干燥。
- 拖把头应每天清洗,在存放或再次使用前应彻底干燥。
- 为方便日常清洁,员工周围不要放不必需的用品和设备。
- 存在已知或怀疑是可能引起关注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后,使用消毒剂擦桌子和周边地区。
- 不要在已被占用或空闲房间喷消毒剂(即喷雾),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做法,并未被证实具有疾病控制效果。
- 为方便清洁,减少使用真空吸尘器可能产生的气溶胶,可能的话,在没铺地毯的房间或区域安置员工。如果必须使用真空吸尘器,使用带有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的真空吸尘器(如果有的话)。
9、员工疑似或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能否正常上班?
答:劝其就医,康复并解除隔离之后复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第十六条: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10、机构如有疑似或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员工,工作场所怎么消毒?
答:需要消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第二十七条: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11、机构里如有疑似或确诊了新型冠状肺炎的员工,是否需要全员放假?
答: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居家隔离并接受医学观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