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高速发展,内部管理能力变成发展的制约

精益生产为企业的必然之路,睿希咨询协助企业

走进精益的殿堂

制造流程流畅化,柔性化,从根源上提升企业制造效率
增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提升竞争力,树立企业品牌
建立精益人才育成机制,持续为企业提供改善的源动力

睿希管理咨询,让企业享受精益改善之美

专注提升经营指标的提升

专注解决客户的根源问题

专注全员自主管理与改善

专注精益运营

享受改善之美

JM是一套既关注工具又关注人的系统改善技能 ---JM学员 郑胜荣

睿希官网    睿希学院    JM是一套既关注工具又关注人的系统改善技能 ---JM学员 郑胜荣

 

上完JM的课最大的感触是:书上学来终是浅啊!

前面学习JI时,我已经把JM的书也一起读了,自以为已经弄明白JM了,而且,在平时用JI时,也开始尝试运用JM的一些工具,比如说5W1H的自问法。很庆幸的是,最后还是决定来参加这次培训,否则是不会知道真正的JM是怎么样的。

JIJR一样,JM也是针对大家普遍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且,设计得也是挺精妙的,可能也是经过了几十年实践中打磨的原因吧。

首先,JM点出了两个很普遍的、很大的改善空间:

1 我们往往对自己很熟悉的东西并不完全了解。这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比如说,一线主管一般都很熟悉操作怎么做的,但是,操作中的很多细节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而因为对有些细节不了解,很多的改善空间就“视而不见”了。

2 每个团队里都有很多隐藏了的资源。比如说,员工就是一个宝藏,平时会有员工会提出这个不方便那个不方便,或者提出来,如果怎样怎样就好了。而只是想到而没说出来的就更多了。但是,管理人员一般都不太在意(或者,只当成吐槽),没有把改善的力量凝聚起来,用起来。

然后,JM有一套针对这些“水龙头”的系统性的应对方法----4阶段法:

1 系统地发现这些改善空间

2 系统地进行对治

JMTWI其他模块一样,只有体会才能学到,看资料是无法学会的。因为这个原因,授课老师特别重要。这几天练习下来,对自问法基本上找到了一些感觉了。现在的理解是,这套自问法能启发智慧,并且能开启真正的对话与沟通,感觉很奇妙。这里特别感谢高老师,没有高老师的精彩演示,这些厉害的地方可能就忽略掉了。

TWI其他模块一样,JM也包含了“招式”(4阶段法)与“内功心法”(理念)两部分的。这是TWI的特点与厉害的地方。参加培训的同学不少对IE是很熟悉的,我们讨论比较了一下,发现JMIE很多工具基本上是很相似的。但这几天体会下来,感觉区别还是很明显。IE似乎只是教你如何使用工具,没怎么关注人的,而JM却比较重视这方面。比如说,JM强调其目的是:通过最有效地使用现有的人力、机器及材料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优质产品。怎么才能做到呢?JM强调的不是让部属更加剧烈地劳动或拼命地催促部属完成生产,而是强调发挥一线主管及现场一线人员自己的创造力,寻找改善空间进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为自己、为同事、为公司、为社会作出贡献。并且提出了“坚信有更好的方法”这一口号。

“坚信有更好的方法”是一种态度、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我现在的理解是,当有“不让部属更加剧烈地劳动或拼命地催促部属完成生产”以及“为自己、为同事、为公司、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发心,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坚信有更好的方法”。而当你真正做到了“坚信有更好的方法”,反过来就可能做到“为自己、为同事、为公司、为社会作出贡献”,两者是相互加强的。相互加强的还有第2阶段“自问细节”与第3阶段“构思新方法”,它们俩确实象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是一体的。这些只能使用的人才能体会,语言无法传达啊。

另外,在简化细节时,“有想法时问:它符合简化原则的哪一条呢?”,这其实是打通“经脉”的方法,是一种教练方法在JM的应用。坚持一段时间,功力会加深很多,人员的能力会比较快得到提高。

JM4阶段法确实是一套逻辑严密、前后呼应、具有很强创造力的方法。它能启发现场人员不断进行学习,从而使流程本身也当然跟着不断的进化。这两者相互加强之下,很容易点燃现场改善的能量,全面“开花”。这就是“招式”与“内功心法”结合的威力。

总言之,JM不是象IE工具那么简单,它是一套“武功”,集工具、方法与理念为一体的“武功”。这套“武功”还可以与其他的“武功”结合起来用,打出组合拳,威力可以更大,比如说JIJR、价值流分析、7大浪费、5SJM可算是流程层面的5S的实操方法)等。

很庆幸自己还是来上了JM的课,否则会后悔。也许也不会知道后悔,因为如果没来上这几天的课,没有课堂上的多次练习,也不会体会到这些,会以为JM就是像自己自学的那样的了。😊

记得高老师说过,这是一门本事,掌握了它就不怕没饭吃。感觉是,如果一个企业能真正实施JM,至少会有50%以上的效率提升,应该就不只是有没有饭吃的问题了,还可以为社会做点事情的。

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2020年1月22日
浏览量:80